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6

4月1日晚间消息,保利协鑫及协鑫新能源联合发布公告,继当日首批电站交易公告后,协鑫新能源与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第二批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协鑫新能源旗下两家间接附属公司河南协鑫新能源和苏州协鑫新能源向三峡资产管理出售5座已营运光伏电站,总并网容量为约469MW。

而且,汉能的股价在一年多的时间涨了1048%,一看就是一只大妖股。这话可能还真不是吹牛,从水电站时代开始,国开行就给了汉能不少贷款,金安桥水电站一个项目就有30多亿,在2011-2014年期间,国开行给了汉能300亿的授信。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6

浙江这公司有地可卖,对债权人来讲还算幸运的。欠薪的事儿已经不是什么大事儿了。他60年代末生于广东河源,家里世代务农。投资者还没出股东大会的大门,已经亏了一半,李河君的身价也暴跌1000多亿港元。汉能一出事,这些金融机构就惨了!锦州银行刚好也要在港股上市,不免受到影响,国开行则开始要钱,直接把汉能一干公司和李河君夫妇都告了,等开庭的时候,李河君和妻子吴媁已经离婚了,李河君花了20亿把吴媁手里的股份买断了。

于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水电站就诞生了,年年赚几十亿,李河君坐着数钱。首富背后,糟蹋了大笔资金,只留下了一地鸡毛。3月15日,协鑫新能源公布其2020年度盈利预警,称公司2019年出售了31.5%的新疆协鑫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权益,并因此交易确认了出售收益约人民币44亿元,从而录得净利润1.1亿元。

为使用更便宜的水电,隆基于2016年进入云南。多晶硅生产需要常年保持平稳运行的状态,但其下游光伏市场则受政策影响,季节性波动较为明显。彼时的新能源首富经历了拥硅为王的岁月,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硅料同时也成为其命运转变的关键因素。组件3个月就可以投产,硅料则需要一两年。

显然,通威暂时不会大举跟进颗粒硅技术。本周最新的硅料报价已飙升至130元/kg左右,距离去年低点已然翻倍。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6

光伏产业上游技术含量高,容易对其它环节卡脖子,而下游组件直面客户,在渠道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就在以协鑫为代表的多晶主场落幕这一年,通威宣布主营业务由单一的饲料生产、销售,调整为集饲料及产业链、光伏新能源两大板块协作运营。多晶硅生产成本中,能源成本、折旧成本、原料成本是主要部分,能源成本是重中之重。这背后显示的是行业集中度更高,强者恒强。

企业发展越大,掉头越难,领军人也便愈加如履薄冰。此时通威多晶硅产能已达1.5万吨,集中在同样是水电资源丰富的乐山市。因此会产生上下游供需的不匹配。按照彼时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9.06万元/吨测算,合同总金额约73.28亿元,占隆基股份2019年度营业成本的约31.33%,可见合作力度之大。

不仅如此,价格高企和一硅难求的现象或将持续整个2021年。而其身后,跟随者通威股份(600438)(下称通威)丝毫不掩饰其取而代之的野心。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6

颗粒硅是硅烷法生产出来的颗粒状多晶硅,与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相比,具有密度小、流动性好、电耗低、单位投资额少等优势。2020年以来,通威公布了多份扩产计划:2020年2月,通威发布了高纯晶硅扩产计划,即在2021~2023年,将年产能8万吨分别扩张至11.5万~15万吨、15万~22万吨、22万~29万吨。

战至中章协鑫和通威势均力敌,各具优势。显而易见,通威和隆基争夺的是行业的话语权,更是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的分配权。涨价潮下,硅料双王不缺盟友,且钱景喜人。此外,协鑫推出颗粒硅,给业界及资本带来不小的想象空间。未来三年,通威和协鑫按照各自目前的方向发展暂时无虞,但这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围绕硅料这一战略要地,巨头之间的合纵连横更加精彩。

所以,目前上下游企业多以合作形式对冲市场波动,不会贸然进入对方领地。企业往上下游扩产的好处在于不会被卡脖子,但也存在一旦技术被替代便会形成产业负担的风险。

此外,因为工厂设在四川、内蒙等电价低廉区域,通威每吨的硅料生产成本可比同行低数万元。2019年之前,隆基曾经重点做硅片和组件,客观上保证了行业协作的平衡,主观上也并未积累起电池环节的优势。

看似安全的时间过渡期内,两家公司必须时刻警惕错过战略和技术的转型。而通威已有及在建项目年产能将达15.5万吨。

未来,行业发展更加成熟将促使光伏制造5大环节的利润进一步合理化。而该领域小企业能否保持市场份额甚至持续发展,决定性因素是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能力。通过股权合作以及供应链合作方式,二者向对方的优势产业链渗透。不仅如此,硅料投资额大,约为10亿元/万吨、投资回收期长。

硅料上一次凸显其在产业链中的王者地位,是在10多年前。目前,协鑫硅料产能为11.8万吨。

太阳能光伏硅料江湖风云再起。首先,颗粒硅能否大规模量产,能否颠覆硅料行业,仍需时间检验。

对于协鑫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以协鑫和通威为首的硅料企业,各自带着成熟的工艺、精细的管理和较低的成本角逐全球硅料市场。

目前内蒙古通威的产能为3万吨,通威在四川乐山、云南保山的基地也都在同时扩产。2017年,单晶组件出货量首次超过多晶,单多晶的路线之争和市场格局从此逆转。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之下,受保利协鑫硅料冷氢化工艺的影响,通威化工及新能源净利润曾经同比下降93.16%,通威也因此不得不将所持有四川永祥的全部股份割让给母公司以维持公司的盈利结构,并将公司发展重心转移到饲料业务。上游原材料为硅料,也被称作多晶硅、多晶硅料等。

这意味着,通威超越协鑫,成为全球硅料老大几成定局。现在,通威对技术路线的回应是公司对硅料生产的技术路线一直高度重视(包括颗粒硅技术),在投建产能时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公司认为改良西门子法是已经经过长期运营,市场成熟和稳定的工艺路线能够兼顾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的保障。

通威通过联手另一巨头天合,在硅料、硅片、电池多个环节达成合作,而通威在各项目中均占据主导地位。光伏江湖从来不缺故事。

硅料是聚集财富的乌亮黄金,也是充满诅咒的魔法石。彼得德鲁克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蜘蛛池搭建飞机@seochaore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